目录
鲁迅生平研究
从“象牙之塔”到“十字街头”——鲁迅在厦门乐融;1-14
左翼文化的先驱——从鲁迅致赵家璧信管窥鲁迅在上海时期的出版活动李浩;15-32
作为“敲门砖”的德语——鲁迅在东京独逸语专修学校的学习乔丽华;33-45
鲁迅居沪期间生病考(上)施晓燕;46-57
鲁迅对文艺活动的另一种探索——北新书屋高方英;58-72
鲁迅作品研究
“烈士之毅魄”与“猗欤女丈夫”——论《斯巴达之魂》烈士精神建构李向南;73-89
文本与前文本——《眉间尺》(《铸剑》)手稿相关问题略谈北海;90-100
破屋中的启蒙之声——从《伤逝》中的破屋意象来看鲁迅对启蒙的忧思夏鹏;101-109
鲁迅同时代人研究
2001—2015年周作人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述评魏丽;林会娟;110-125
李汉俊与表现主义:围绕与俄罗斯未来派的关系以及翻译意义(上)工藤贵正;吉田阳子;126-142
被遮蔽的“国民性”思考:鲁迅与渡边秀方的《中国国民性论》(上)钟瑞莎;143-152
史料·辨证
关于《鲁迅日记》“传经堂”注释的补充吴萍莉;张翔;153-156
鲁迅《会稽后贤传记》补正一则姜复宁;157-158
版本·交游考·研究资料——厦门地方报纸所见巴金文献摭谈(下)刘锐;159-172
名人书简一束(八)裘士雄;173-187
馆藏一斑
“周鲁迅先生X光胸片”梳理补白仇志琴;188-197
鲁迅与日本人偶吴仲凯;198-205
鲁迅的藏笺与用笺邹晏清;詹秋洁;206-220
纪念
幽默而深邃:我心目中的张恩和先生李春林;221-226
如父如兄28年——追忆恩师张恩和先生王强;227-231
怀世家吴作桥;232-234
“五四”百年忆恩师:纪念朱德发先生符杰祥;235-240
读书杂谈
以小悟大,见微知著——读黄坚著《桃花树下的鲁迅》陈漱渝;241-246
文学与政治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双向互动的群体性视角——评《“左联”潮汕作家群研究》张阳;247-251
顾彬如何看“鲁郭茅巴老曹”?——以文学史书写为中心古大勇;252-265
鲁海漫谈
鲁迅的《二十四孝图》董大中;266-271
探析胡适“责己而不责人”的内省思维——从胡适的一则佚文开始管冠生;272-280
青年读鲁迅
裹挟虚妄的过往——试论鲁迅的怀旧情绪李扬;281-285
看者/被看者的解构与超越——以《故乡》的第一人称叙事为中心宋炘悦;史建国;286-295
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
《上海鲁迅研究》的封面设计与变迁包明吉;296-312
编后编者;313-316
《上海鲁迅研究》投稿须知317-318